详细介绍 |
一个仅有700多名教师的万人规模的高校,近3年获得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作为第一贡献单位的有4项;仅2005年,就获得5项大奖,而这一年获得5项以上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高校仅10所;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机构。而全国拥有2个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校也仅27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书记、校长,到首席科学家、教授等都用一个词来概括石油人的实干。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科研这片天空,石大人靠什么样的实干飞翔起来呢? 打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下简称石油大学)的网页,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的校训很抢眼。寓意似乎和石油、天然气等一样,需要经过长时间寂寞的积累、沉淀,最后才以绚烂的形式喷发出来,光彩照人。 “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建成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国家大型实验室,使学校的科研成为整个国家油气资源行业的依托!”谈起学校科研的目标,石油大学校长张来斌教授掷地有声。他用了六个大字来形容学校的科研战略瞄准大需求,构建大平台,汇聚大队伍,承担大项目,取得大成果,作出大贡献。 “十五”以来,该校在石油勘探、开发、化工等领域,与企业联合完成的重大关键技术探讨研究成果共获1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0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4年、2005年、2006年科研经费分别为1.4亿元、1.8亿元、2.07亿元,人均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由于学校紧贴石油石化行业,这个行业的发展给学校孕育了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挑战。石油大学党委书记蒋庆哲教授认为,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世界石油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日益密切的重要时期。当前,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实施,使得石油高等教育的地位更突出;石油石化企业走向海外的步伐加快,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把握机遇,加快学校发展,关键是要瞄准石油石化等国家需求,把握好学校的发展方向。 石油石化行业曾被称为夕阳工业,然而,在中国却并非如此,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不断发现大型的油田、气田等,更表明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如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呢?学校认为,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尤其是涉及能源的战略方向,找准与国家战略对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特别是要引进和培养一批在国家重点研究领域和重大专项中有发言权的战略科学家;另一方面,要准确定位,明确方向,提炼出若干个既代表了学校科研发展水平,又与国家战略需求相衔接的重点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把握科技尤其是石油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油气工业、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以此服务我国油气工业的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 日前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其实,早在2004年冀东油田就打出高产井,勘探获得突破性进展,油田大发现慢慢的开始浮出水面。2005年,石油大学即与冀东油田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建立起长期全面合作关系。 据冀东油田人事组织部部长刘占军介绍,近年来,石油大学赴冀东油田公司工作的毕业生迅速增加。2005年去冀东油田工作的毕业生只有7名,2006年猛增到54名(其中研究生14名),排在当年赴各大油田工作的毕业生人数之首,2007年已与该油田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有35名(其中研究生5名)。2004年以来进入冀东油田工作的毕业生,占该油田2004年以来引进毕业生的14.5%,成为油田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有8名毕业生直接参与南堡油田的勘探、开发生产建设和管理工作。 油田发现仅仅是个开始,其油气开发、加工、利用等大量工作还在后头。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油田势必会遇到许多相关的理论和技术难题,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支持。据悉,石油大学将针对冀东油田的发展需要,充分的发挥学校在油气勘探、开采、炼制等方面的多学科优势以及学校的地缘优势,有明确的目的性地重点开展勘探、开发和生产管理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解决油田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难题,为油田的健康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与冀东油田开展的这种企校合作并非石油大学的特例,而是长期以来特别坚持的。据不完全统计,在石油石化科研单位参与完成的有关石油石化的项目中,石油大学完成了近1/3。这些紧贴油田生产实际的重大科研项目,为石油石化企业的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巨大帮助,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在企业实际生产中运用推广,为企业带去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如获得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油气勘探和储层预测新技术”重点项目,其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塔里木油气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青海油田,为油田新增原油地质储量1.24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665亿方,直接经济效益达39亿多元。 目前,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方面,石油大学已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石油大学科研与设备处处长宁正福认为,学校的科研战略正在逐年得到体现。以2006年为例,在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学校作为第一单位承担的一项“973”项目、庞雄奇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的“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正式立项,另一项由鲍晓军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重油高效转化与优化利用的基础研究”“973”项目课题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在人才建设方面,第二个教育部资助的创新团队,即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创新团队获得批准、城市油气输配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等;在科研经费方面,全校科研经费首次突破2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在取得大成果方面,继去年学校获得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后,今年又获3项,累计3年来共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宁正福表示,按照学校的发展的策略,在经过学科平台集中建设之后,整合学校的科研力量,最终目标是建成国家石油石化行业的大型实验室,成为依托石油石化行业并服务于该行业的领头羊。 据记者了解,目前石油大学的科研结构已经囊括了石油石化工业的上中下游,即覆盖了从勘探到开发、储运、加工、炼化等整个体系。 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校必须要建立国内一流甚至国际一流的科研队伍,必须建立适合大兵团协同作战的学科大平台。对此,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崔立山教授介绍,学校在“九五”、“十五”期间就以科技为导向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以企业为服务的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了学校立足石油石化的发展趋势。当时确定的基调是:学科建设要坚持特色、追求卓越、协调发展,既要以高技术支撑学科集群,也要发展数理等基础学科,保障人才教育培训的需求。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学校渗透行业意识,形成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有机集成优势资源,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建立起以地质勘探、开采运输、炼化化工为主攻方向的覆盖石油石化行业的科研服务、人才培养服务。 崔立山表示,通过“九五”、“十五”以及“211工程”等的建设,学校已经凝练了一批具备国内一流,部分达国际一流的学科。如地质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国家重点学科。在此基础上,学校以这5个国家重点学科为核心,将84个传统学科方向凝练为25个新学科方向,将28个二级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有机构成以重点学科为龙头的石油化学工业与环境、石油地质与流体资源、地球探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油气井工程与工程力学、油气田开发与管理工程、油气储运与土木工程和机电与材料7个学科群。去年,教育部批准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转化,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了学校的优势学科。 对于今后学科的发展,该校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把3个石油石化一级学科率先建成国际一流水平。但与此同时,要发展一些支撑学科、基础学科,保证各个学科协调发展。 学校认识到,油气总有耗尽的一天,不能永远依靠石油和天然气,必须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能源工业的未来发展着眼,作好战略规划,保证为国家建设持续服务的能力。为此,学校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适应国家对能源发展的重大需求,充分的发挥已有学科优势,重点在若干个新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如天然气开发与利用、煤层气开发与开采、深水海洋石油技术、煤制油和煤化工、水合物资源勘探与开发、油气生产安全技术、能源发展的策略等。 正是在诸如此类的具有战略眼光的指导下,近十几年来,石油大学建立起了一个既可供科研人员任意驰骋的学科大平台,又可供学生成长的沃土。 当前,油气资源成为人类谈论的热门话题,油气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从1993年开始从国外进口石油,到2005年石油净进口量超过1.3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43%。该校副校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庞雄奇教授说:“当前,油气短缺已经影响到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安全,怎么样找到更多的油气成为国家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 庞雄奇介绍说,经过了50年的勘探,我国易发现的油气田大部分都已被找到并已被开发,剩下的主要是发育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复杂油气田,在它们之中勘探开发油气资源将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时,我国油气藏的储层物性致密,非均质性严重、天然能量低、原油物性差,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量高,开采难度大。我国的稠油多,重馏成分多、含蜡量高、含硫量高,直接引发原油转化困难。这些都需要关键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突破。石油大学也正是围绕这些科技难题开展科学研究的。 采访中,该校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盆地中心)的发展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据盆地中心主任汤良杰教授介绍,我国含油气盆地演化历史复杂,其中油气成藏机理是制约油气勘探的主要的因素。而油气成藏机理研究又一定要通过多学科交叉完成,包括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地球化学、流体地质学、地球物理测井、计算机科学和石油地质学。为此,学校把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汇聚起来,在1993年组建了盆地中心,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油气普查与勘探学科,集中力量对油气成藏机理进行研究。 “刚开始的时候,盆地中心一无房子、二无设备、三无资金、四无项目,创业甚为艰难。但当时学校在政策上和投入上都给予了全力支持,可以说是开辟了科研特区,为盆地中心现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汤良杰教授回忆道。一开始中心就选择了把油气成藏机理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并要求其他教授必须围绕这一课题来选题,开展研究。“现在仍然是这样,教授们的课题主要围绕油气成藏展开,而且纵向项目占到2/3,横向项目占1/3。”汤良杰教授说。 汤良杰进一步指出:“纵向项目不仅解决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同时对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对培养研究生也很重要。”据他介绍,盆地中心的邱楠生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含油气盆地温压场和油气成藏历史研究。近年来主持和作为骨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8项,在盆地温压场及其演化、热史恢复指标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2003年获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2005年被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他就是选好一个方向长期沉心研究,终有所获。”汤良杰告诉记者。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油气成藏”研究慢慢的变成为盆地中心的品牌。庞雄奇说:“油气成藏慢慢的变成了我们的一面旗帜。”盆地中心主持建设的油气成藏机理实验室成为全国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主要基地,解决了“高温度高压力下的油气成藏”等国外油气勘探领域从未遇到过的难题,引起美国、英国及俄罗斯学者的关注。一个显著的事实是,他们已连续4次承办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还承办了全国油气运移学术研讨会。2006年,以盆地中心的教师作为主要成员的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创新团队进入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据宁正福介绍,石油大学近年来大力加强实验基地建设,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条件,形成了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基地(平台)三级实验平台。2000年以来,学校按照大集中小自由的指导思想,初步整合了校级科研实验室,把原来的28个实验室搭建成包括多相流与流变学科研实验平台、分析测试科研实验平台、新材料科研实验平台等15个实验平台。该校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也是整合这些校级实验平台而组建起来的。 宁正福说:“这样,把以前教授们使用得比较分散的实验室资源集享,实行对外开放,收费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据了解,学校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刚刚获批的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引进了多种大型先进仪器设施,并自行研制了油气生成模拟实验装置、油气运移与聚集模拟实验装置、多功能岩心流体实验装置等大型仪器设施,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 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科研政策吸引着大量的优秀人才。“只要是我们通过学校的程序认定的引进人才,张校长一定会批!”石油大学教授、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高金森如此说。这些年来学校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同时这些优秀的人才很少选择单兵作战,背靠的都是一支支有着深厚学术底蕴、明确奋斗目标的团队。 为了发挥科研平台优势,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学校出台一系列有关政策措施,如优先推荐创新小组成员申报国家和教育部的各种人才资助计划,申报国家和教育部的重大科研项目等。“以前对教授们每年发表文章、开展科研项目都有要求,现在对进入创新小组成员的科研业绩将不进行单个考核,而只对团队实行目标考核。这样更好地发挥了每个人的特长和团队的集体优势。”宁正福说。据了解,学校下一步将重点加强对高层次拔尖人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重点实验室主任的选拔、引进、培养和管理。 “在石油大学工作,有一份责任感、一种压力,主要是因为石油大学在国家战略、全国大学中的位置很高,在自己的领域做不好,会感觉对不起学校。”高金森的话说出了教师们的心声。 通过项目历练团队,以团队争取大项目。“十五”以来,该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近300项。全部参加了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有关的所有国家“973”项目,其中作为主持单位的共3项,还联合承担了2项“973”前期预研项目、20多项各级别的“863”项目、20多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
|
联系人:王经理
手 机:15069366823
Q Q:798574642
地 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